Monthly Archives: April 2023

「我知道你的居所,就是有撒但座位之處」(046)

「我知道你的居所,就是有撒但座位之處」啟二章十三節 耶穌在此開頭對別迦摩的教會說我知道你的居所,耶穌說我知道你住的地方是什麼樣子,我知道你居住的環境,周圍的文化風氣等等,這些耶穌都曉得。在英文欽定本中還有一句說「我知道你的作為」,這跟其他幾封信的開頭類似,都是說明耶穌知道我們的所作所為。在此耶穌說明他非常清楚知道別迦摩教會是住在有撒但座位之處。在這個城市在這個大環境之下,撒但有其地位。「座位」這個字的原意就是寶座或是王座,因此撒但的寶座在此就表示他在這裡掌權,他在這裡有權勢控制這城市。 撒但是如何來在這地方掌權呢﹖首先我們看到別迦摩是拜偶像的中心,他們敬拜宙斯,敬拜阿斯克勒庇俄斯,還有敬拜羅馬皇帝。偶像是假神,他們都是在真神的掌控之下,但是這些邪惡的屬靈確實有權勢和能力,他們的權勢有地域性,就如同人的政府有不同的管轄範圍,屬靈的勢力也是如此。所以當一個地方將自己獻上來敬拜這些偶像和其背後的邪靈,這就讓這些邪惡的勢力可以在此掌權。這些就是保羅所說空中掌權的惡者,還有各式各樣不同層級屬靈的權勢。撒但的寶座不只是屬靈的,在別迦摩更是實體的,那就是宙斯的廟。我們題過希臘假神的頭就是宙斯,其背後的屬靈勢力就是撒但自己。 耶穌說這裡不只有撒但的寶座,這裡乃是撒但居住的地方。撒但在此建立了屬他的地盤,藉著宗教、政治和文化來掌權。我們在現今的世代也看到撒但如何用各式各樣的方式來牢籠人。我們知道撒但背叛神的主要原因是他想要取代神來接受所有受造物的敬拜,他說他要把自己的寶座設在北方之處,他要高舉自己要與至高者平等。因此我們看到撒但用各式各樣虛假的宗教來獲取人對他的敬拜,但是到了最後他將會以敵基督成為他在地上的代表來接受人直接對他的敬拜。 我們越接近末世越會發現在這世界上只有兩個陣營,我們不是在神這一邊就是在撒但那邊。我們若不是屬於耶穌的我們就是在撒但的權勢之下。耶穌若不是我們的主我們的王,我們就是撒但轄制下可悲的奴隸。在地上沒有第三陣營也沒有中立邊,大家都需要選邊站。因此我們現在可以越來越清楚看到世界上凡是不屬神的,都是屬撒但的都是敵擋神的。 撒但試圖逼迫別迦摩的教會,耶穌題到他忠心的見證人安提帕被殺殉道,別迦摩教會並沒有因為受到逼迫而害怕,也沒有因此而棄絕神的道,他們承受了從撒但來的逼迫,持守住耶穌的名,因此耶穌在此贊許他們的信心和忍耐。我們對安提帕所知不多,聖經上其他地方沒有題到他。根據初代教會的傳統,安提帕因為堅決不肯否認耶穌,所以受酷刑而死。他們把他抓到宙斯的廟,在那裡有一座中空的銅牛犢,他們把安提帕關進牛犢,然後燒火把牛犢加熱,將他活活蒸死。安提帕至死都持續不斷的唱詩讚美神,直到最後一刻他都忠心地持守了耶穌的名。此外安提帕這個名字可以解釋為「對抗一切」,表示他敵擋了仇敵對他的一切攻擊。別迦摩教會在撒但的住處經過了如此的試煉並沒有跌倒,也沒有棄絕耶穌的名,這是非常值得讚揚的。 我們所居住的世界是敵擋神的世界,從某個角度來說我們是住在敵人的境內,我們可以住在有撒但居所的地方,但是問題是撒但在我們心裡是否有地位﹖我們是否給他留了地步﹖是否有沒有對付清楚的罪在我們心裡讓仇敵可以利用﹖我們有耶穌在我們心中為王坐在寶座上,但是是否有隱藏之處尚保留給仇敵﹖ 撒但發現他用外在逼迫的方式不能勝過教會,他可以殺死許多基督徒但是沒有辦法摧毀他們的信仰,所以他開始用其他的計倆來從內部腐化摧毀教會,這也就是別迦摩教會所面臨的嚴重的問題和挑戰。 願主祝福大家

Posted in Commentary, Revelation | Leave a comment

「你要寫信給別迦摩教會的使者,說:『那有兩刃利劍的,說:」(045)

「你要寫信給別迦摩教會的使者,說:『那有兩刃利劍的,說:」啟第二章十二節 耶穌吩咐約翰寫的這七封信是給七個教會的,但是首先這信是傳達給這七個教會的使者,就是指著在這個教會中傳達神話語信息的人,特別是指這個教會的長老和職事,還有當中服事神的人。這點和新約中其他的書信略有不同。新約中其他的書信都是寫給教會的眾人或著是眾聖徒,所以是直接給全體會眾的。但是耶穌寫信乃是注明給教會的使者,為什麼呢﹖這當中有什麼不同﹖我們可以從保羅跟以弗所教會長老最後的會面看到類似的情況,保羅最後一次經過以弗所沒有在那裡停留,乃是在米利都跟以弗所的長老會面。保羅對他們的勸勉關乎到了教會未來是否可以健康的發展,他勸戒並且警告他們需要注意的事情。耶穌寫給教會的信也是類似,是對教會的勸勉和警惕。所以這信息首先是給教會的使者,讓他們將這信息傳達給整個教會。 別迦摩這個名字除了「高地」的意思之外還可以拆開來解釋,這個字的字頭是「混合」或是混雜,字尾的意思是「婚姻」。所以別迦摩代表著「混雜的婚姻」。我們從耶穌的信中將會看到為什麼是如此。 耶穌在此宣告自己的名稱是「那有兩刃利劍的」,這兩刃利劍在第一章約翰看到基督的異象中是從耶穌口中出來的劍。這劍就是神的道或是說神的話語。聖經在希伯來書第四章十二節說到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 在這裡我們看到神的道有許多作用,但是將其比為兩刃的利劍在此其主要作用是要切入,要分開。 我們常說神用祂的話語可以光照我們,祂的道在聖經上也比作為光,因為可以照亮我們內心的隱情。當光來的時候我們也就可以分辨事物,看清楚事情的真相。但是在這裡神的道乃是比作兩刃的利劍,因為除了光照之外,神的道還會作成分別切割的工作。希伯來書提到魂與靈,魂是我們的心思、情感、意念,靈則是那重生被新造屬神的靈。我們的魂不是完美的,所以聖經上說我們的心思需要更新而變化,神在我們的魂當中工作,讓我們越來越像耶穌。神的道在此可以分別出我們內心的魂跟靈,切割那屬神的和不屬神的意念,這是神話語的工用之一。除此之外劍是戰鬥用的具武器,是攻擊的器具,可以用來刺透敵人,擊殺敵人的。在以弗所書我們讀到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這是我們所擁有唯一具有功擊性的武器。 耶穌在此宣告他的名稱和他的屬性,說他乃是有兩刃的利劍,這正是因為別迦摩教會所處的光景。接下來我們會看到別迦摩教會的所在乃是有撒但的座位,這可以說是撒但在地上的大本營,別迦摩教會乃是在敵營之中。因此耶穌說他乃是有兩刃利劍的,耶穌的話語有大能大力,可以來攻擊仇敵,消滅仇敵的作為。 耶穌說他有兩刃利劍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別迦摩教會接受了錯誤的教訓,他們將錯誤的教訓跟真理混雜在一起,造成了嚴重的問題。因此耶穌要用他口中所出的道,用這兩刃的利劍來分別真理和謬誤,並且若是教會不悔改,耶穌要用他口中的劍來攻擊他們。 我們縱觀現今的教會也會發現有許多錯誤的教訓和教導,這些錯誤的教訓可以滲透進入神的教會主要的一原因是教會不認識神的話語,基督徒不曉得聖經上倒底說的是什麼,因此他們很容易被似是而非的異端教導迷惑,以為那些教導是聖經上的真理。另外一些傳講錯誤教訓的人從根本上否定了神的道,他們否定了聖經的權威和真確,因而可以隨意來誤解經文,傳揚他們謬誤的教導。當耶穌口中發出真理的道,這些虛假的教訓就會被顯明,就會被分別切割出來,暴露原形。因此我們是何等需要主耶穌發出他兩刃利劍的話語,來清楚教會中所有混淆視聽的謬誤。 願主祝福大家

Posted in Commentary, Revelation | Leave a comment

別迦摩教會(044)

別迦摩教會 別迦摩是小亞細亞一個重要的城市,是七個教會中最北部的教會,在內陸士每拿以北四十八英哩,離海二十英哩左右。這個城也非常富有,跟以弗所和士每拿類似,但是在經貿上不如以弗所發達。別迦摩這個名字的意思是「高處」或是「標高」,這個字根的意思是城堡、高臺或是高塔。這個城名符其實是建造在海拔一千一百英尺的山頭上,從上面可以俯瞰周圍山下的景觀。這座城也因為其聳高的地形成為易守難攻的城堡。在希臘時期是別迦摩王國的首都,之後到羅馬時期成為了小亞細亞省的首府。 別迦摩有許多著名的希臘神廟,最大最顯著的是希臘主神宙斯的神廟,傳說中宙斯出生在這裡,這廟中有為著向宙斯獻祭的神壇。除此之外這神廟也是用來敬拜醫神阿斯克勒庇俄斯,這神傳說中是跟蛇有關,他們用蛇來尋求神的醫治,因此在廟中供著活蛇,給那些生病尋求醫治的人來拜。也正因此西方醫學的記號是一根丈上盤著一條蛇,那就是阿斯克勒庇俄斯的記號。這傳統和迷信應當是抄襲神在民數記吩咐摩西所造的銅蛇。摩西所造的銅蛇其實乃是預表耶穌在十字架上承擔罪替我們受審判。 除了敬拜希臘的諸神,在此也是首先開始敬拜羅馬皇帝之處,在西元前二十九年他們為還活著的奧古斯督皇帝和羅馬女神蓋了一座廟,成為了一個皇帝敬拜的中心。 別迦摩另外非常著名的是他們生產的羊皮紙,傳說這羊皮紙是在這裡發明的。因為他們生產羊皮紙,所以在這個城裡有個非常大的圖書館藏內有二十萬卷書。因此這個城市是非常有知識水準的地方,也是希臘文化思想的重鎮,是個學術中心。 所以我們看到別迦摩是個政治、宗教、文化的中心。這個城市對宙斯和阿斯克勒庇俄斯的敬拜是其宗教中心的表現,這城市對羅馬皇帝的敬拜表示了其政治地位和對皇帝的效忠。這城市的圖書館和造紙業還有其傳承了希臘異教的文化代表了其學術文化上的地位。這樣的大環境是非常敵視基督教信仰的。縱觀現今的世代,世界上的宗教界,政治界還有學術界跟文化界,越是深入這些領域在這當中有影響力的越是敵對或者遠離真實的信仰。這些領域都是在這世界之靈的主導之下在運行,所以都是敵擋基督的。我們看到現在世界排名前茅的大學學府和學術研究中心,全部都是在教導傳揚反對神的理論和概念。真正持守真道的基督徒在那裡會遇到許多的敵擋,要在一個充滿敵意的大環境下維持信仰的純正是不容易的。這也是為什麼在美國許多基督徒家庭長大的孩子,到了大學就離棄信仰,因為他們本身信仰不堅固,到了一個敵對的環境信仰就被攻擊,在壓力和誘惑之下很容易就離棄了真道。 別迦摩對宙斯的敬拜也是非常值得一提。宙斯的神廟在山頂城的中心,神廟成ㄇ字形,非常雄偉,好像一個寶座。這個寶座在十九世紀被德國的考古學家拆開分批運回德國送到柏林,在那裡成為了博物館的主要展示。這個寶座是否就是耶穌所說撒但的座位﹖的確所有對假神的敬拜都是拜偶像都是惹神忿怒的,但是假神中也有不同的神,有不同的靈在其背後。宙斯是希臘的主神,其被後就是撒但,因為他是所有假神的頭,所以稱宙斯的廟是撒但的座位不為過。但是更廣義的來看,別迦摩因為是宗教、政治、文化的中心,所以這是撒但座位之處,因為世界的宗教政治文化都在他的控制之下,這是他用來掌控世界的手段和管道,因此這是他的座位之所在。所以別迦摩教會是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的教會,面臨了許多的挑戰。 願主祝福大家

Posted in Commentary, Revelation | Leave a comment

「得勝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043)

「得勝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啟示錄二︰十一 啟示錄第二章第十一節是給士每拿教會信的結尾。在這七封信的結尾都有這麼一句, 「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這再此讓我們知道這信不只是寫 給當時的士每拿教會,也是寫給眾教會還有我們每一個基督徒的。所以當我們讀這 段經文時需要尋求聖靈所要對我們說的話。因為聖靈知道我們現在所處的光景,祂 更是知道我們現在需要聽什麼話,需要如何的指引。因此我們需要操練屬靈的耳朵 來聆聽聖靈對我們說的話,藉著讀神的話、默想神的話、在神面前禱告安靜等候神, 這些都是我們學習來聽神聲音重要的屬靈操練。這也是聖靈對我們的呼召,叫我們 來聽祂所要說的話。 在聖靈對眾教會的呼召之後,我們讀到給士每拿教會得勝者的應許,得勝的他們必 不受第二次死的害。士每拿教會所需要勝過的是患難和逼迫,這些患難和逼迫是我 們基督徒在世上都會要面臨的。因此這也是我們每一個人所需要勝過克服的挑戰。 在前一節耶穌應許他們若是至死忠心就可得著生命的冠冕。這冠冕是得勝者的冠冕, 是在競技比賽勝利之後得著的獎賞。那我們在生命中要勝過什麼呢﹖士每拿教會所 面對的是患難、貧窮、誹謗、逼迫、監禁還有死亡。我們今天在所謂自由世界的基 督徒大部份不需要面臨如此的患難,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若是真正在跟隨主,就 會有從仇敵來各式各樣的敵擋和試探。我們所面臨的患難不像那些在回教國家或是 共產國家基督徒所面臨的,但是神依然要我們來勝過祂擺在我們生活中的挑戰。譬 如說我們對困苦患難的態度,或是當我們遭遇苦難時如何反應,這些都是我們需要 來學習的。我們在地上的生活是一場爭戰,我們在此不是在渡假,我們在此也不只 是光過自己的日子,我們乃是在打仗。當我們勝過這些生活中的挑戰就可以得著生 命的冠冕。所以我們需要明白我們是身處在什麼的環境和景況之中,不應當對基督 徒生活有錯誤的想法。耶穌既然應許生命的冠冕,就表示我們是在競技爭戰之中, 並且我們可以勝過所面臨的挑戰,來成為主所呼召我們成為的得勝者。 在此說到得勝者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這裡沒有說我們可以免受第一次的死。肉體 的死是我們所有人都需要面對的,但是當我們重生得救,有從天上來屬天的生命, 我們就只需要死一次。那些沒有重生得救的人會死兩次。第二次的死就是所有的死 人復活在神白色大寶座前受審判,那些沒有得救的人就被仍入火湖,在那裡永遠與 神隔絕,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所以在這被逼迫的教會中他們若是堅守到底,勝 過了患難和逼迫,沒有因為懼怕第一次的死而否認主,他們就可以免受第二次死。 啟示錄第二十章講到第二次的死,這些人是在第一次復活中復活的人,他們將永遠 不死,並且他們要做神和基督的祭司,在千禧年中與基督作王一千年。這是我們的 盼望,盼望基督再臨,盼望我們可以終於脫離這必死的肉體,可以得著那復活的身 體。第二次的死也表示著永遠與神分離,所以我們有這應許將永遠不死,也就是可 以永遠與神就是生命的源頭聯結在一起。 願主祝福大家

Posted in Commentary, Revelation | Leave a comment

「你們必受患難十日。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042)

「你們必受患難十日。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啟二︰十 耶穌在給士每拿教會的信中預先告訴他們將要有患難和逼迫臨到,如此讓他們好可 以先做好心裡準備,當逼迫臨到時不會驚慌失措。同時耶穌也告訴他們這患難只有 十日,讓他們曉得這試煉是會結束的。在第十節的結尾耶穌勉勵他們務必要至死忠 心,不要怕肉體的死,忍耐到底的就必得著生命的冠冕。 我們在此再次看到神作事的原則之一,那就是祂會預備我們來面對所要臨到的事情。 不論在舊約新約,神都一直在祂百姓的身上工作,教導預備他們如同一位非常有耐 心的老師。神不會沒有預先警告就讓事情臨到,神不斷地藉著先知和祂的僕人將話 語傳給祂的百姓,預先告訴他們會發生什麼事,要他們選擇正確的道路預備自己。 因此當重大的事情發生時,神的百姓都已經預備好了。只有那些沒有認真聽神話的 人或是忽視神警告的人才會以為事情突然發生,並且因為沒有準備就深受其害。譬 如耶穌在路加福音二十一章警告當耶路撒冷被圍困時要趕緊逃出城,所在主後六十 八年羅馬軍隊第一次包圍耶路撒冷,但是之後有個空窗期所以那些記得耶穌警告的 基督徒全都離開了耶路撒冷。那些沒有離開耶路撒冷的人之後再次被羅馬軍隊包圍, 而圍城一年多後耶路撒冷城破,死了超過一百一十萬人。耶穌在此給士每拿教會預 先警告,好讓他們可以做好心裡準備,也讓他們知道主都曉得將要發生的事,並且 是他在掌管一切。如此當患難逼迫臨到時他們不會像在黑暗之中,倉促應對。耶穌 說我們乃是光明之子,不是在黑暗之中,這些事情不會是在我們毫無準備下突然臨 到的。耶穌也提醒我們不要沉睡,若是睡著了這些事情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突然臨 到。 耶穌告訴士每拿教會他們會經歷十日患難,這十天狹義的說對當時的教會可以真的 是十天。但是廣義來看這十日可以是指著一段時期,一個短暫的時期。我們在地上 所要受的苦都是短暫的,是暫時的,跟永恆相比其實微不足道。同時這十日也讓我 們曉得這患難逼迫很快就會結束,我們可以忍耐到底,這困苦的景況不會持續不停 的。十這個數字在聖經中也有表示全部、完整的意思。所以這裡說到受患難十日是 指全部的患難,是所受患難的整體全數。聖經上有說我們忍耐需要完全,也就是說 我們承受試煉不要半途而廢,需要承受到底,需要經歷全部全體的患難和逼迫。因 為這些患難在我們生命中要成全神所定的旨意,這些逼迫和受苦是神要用來在我們 身上作成祂的工,所我們若是承受這苦難到了半途就退縮了,在還沒有完工之前那 豈不是前工盡棄嗎﹖那之前所受的苦豈不是白受了﹖這好比醫生在我們身上動手術, 手術還沒有完成我們就跑掉了,那麼這手術就沒有果效了。因此雅各書說﹕但忍耐 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所以這十日的患難是要成就神完美的旨 意,並且作成祂在我們身上美好的工作。 我們之前提到過這七個教會非常特別,因為他們的特性和他們排列的順序基本上將 耶穌昇天後兩千年的教會發展的歷史預先展現了出來。以弗所教會預表了使徒時代 的初期教會,士每拿教會則是使徒時代之後受逼迫的教會。當我們研究羅馬帝國對 教會大規模的逼迫,從西元六十七年起到三百一十三年止總共有十波逼迫。從尼祿 到戴奧里先,羅馬帝國有組織大規模的逼迫共有十次,所以這裡說的十日跟這十次 的逼迫正好吻合。 耶穌勸勉士每拿的教會要至死忠心,不要害怕死亡,不要懼怕那些可以殺身體的,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Commentary, Revelation | Leave a comment

「你將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們中間幾個人下在監裡,叫你們被試煉」(041)

「你將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們中間幾個人下在監裡,叫你們被試煉」啟二: 十 耶穌首先告訴士每拿教會他知道他們所遭受的逼迫,他也知道是誰在逼迫攻擊他們。 耶穌是要他們放心,因為主都知道。接著耶穌告訴他們還有更多的患難和逼迫要臨 到,但是不要怕,因為耶穌都知道所要發生的事,並且這些事情都在耶穌的掌管之 下。逼迫他們的是魔鬼,他們中間會有人被抓被關在監裡,他們受的苦和逼迫乃是 要試煉他們,要煉淨他們。主耶穌還告訴他們說他們要受患難十日,他們要忍耐到 底,熬過這試煉的人就可以得著主的獎賞,得著神所賜生命的冠冕。 我們成為基督徒之後在世上就是會經歷患難,我們天然人對逼迫患難的反應就是害 怕、討厭和排斥。耶穌並不是要我們喜歡患難或是逼迫,聖經上也沒有教導我們要 去自找苦吃。神所要我們經歷的患難、逼迫、困境等都是有祂美好的目的。但是首 先耶穌告訴我們不要怕﹗為什麼可以不要怕呢﹖因為知道這些痛苦乃是神所安排的, 神用魔鬼作為祂手中的工具來試煉我們,來煉淨我們。我們得救重生之後就有了屬 神的新生命,我們就是新造的人。但是我們的老我和肉體的生命還在,神因此在我 們得救重生之後繼續在我們生命中工作,一方面是我們屬靈的生命要成長拙狀,長 大成熟要滿有基督的樣式。另一方面是我們屬肉體的生命要漸漸的死在十字架上, 就如同耶穌說我們要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主,因此要治死老我是屬靈成長 的重要一部份,並且這也是天天持續不斷的過程。我們從聖經上看到許多如此的例 子,從創世記開始所有的聖徒和跟隨主的人都經歷過於多苦難還有從仇敵來的抵擋。 耶穌基督自己在地上也是經歷許多患難受了許多苦,門徒和初代教會的聖徒還有歷 世歷代真正跟隨主的聖徒也都是如此飽經患難和痛苦。所以受苦在基督徒生命中是 正常的事,我們成為基督徒要走跟隨主的道路就要有心裡準備,要明白受逼迫患難 是應當的,是理所當然的。 現代教會中流行所謂的「成功神學」或是「豐盛福音」。這論點扭曲了對神祝福的 關點和解釋,他們認為神的祝福就是物質上肉體上的祝福,譬如說錢財或是身體的 健康等。他們強調物質上看得到都祝福,完全忽視了屬靈上的祝福。並且他們強調 的成功是從世界的角度來看的成功,財物、教會的人數、名譽、受人歡迎、身體健 康等等。他們所追求的乃是世人所看得到物質和今生的祝福。他們完全忽略了那看 不到屬靈還有那存到永遠的祝福。耶穌對士每拿教會說你們看似貧窮其實卻是富足 的,耶穌這麼說就證實了成功神學的謬誤。不但如此成功神學錯誤地教導讓基督徒 受苦不是神的心意,如此相信這豐盛福音的基督徒他們就會更不願意去面對苦難、 患難和逼迫,因為他們錯以為神不會讓我們遭受患難。這讓他們失去了屬靈生命成 長的機會,失去了經歷神大能更深認識神的機會,並且在逼迫臨到時他們將會因此 而跌倒,他們會生神的氣,信心會被動搖而離棄信仰。所以基督徒對受苦錯誤的觀 念會有非常嚴重的後果。 我們從士每拿教會看到受苦受逼迫使正常基督徒的經歷,這是神所量給我們的試煉。 但是我們不需要害怕或是退縮,因為我們知道這些受苦是神要成就更美更好的工作。 並且這苦難不是我們單獨忍受,我們乃是與基督一同受苦,我們乃是在基督受的苦 難中有份,跟他一起經歷一起承受這些患難和憂患。聖經上有許多應許告訴我們若 是與基督一同受苦就會與他一同作王。我們分享他的苦難將來也就可以分享他的榮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Commentary, Revelation | Leave a comment

「也知道那自稱是猶太人所說的毀謗話,其實他們不是猶太人,乃是撒但一會的人。」(040)

「也知道那自稱是猶太人所說的毀謗話,其實他們不是猶太人,乃是撒但一會的人。」啟二:九 士每拿教會是被逼迫的教會,他們逼迫的一個來源是從那自稱是猶太人來的。這些自稱是猶太人的人他們毀謗攻擊士每拿教會。他們用謊言或是用不實的流言誹語來攻擊教會的聲譽,試圖傷害教會、摧毀教會。當我們回顧初代教會的歷史,就會發現逼迫教會最賣力的是猶太人或是說是猶太教的人,特別是猶太教的領袖和那些為猶太教熱心的人,譬如說掃羅。教會一開始所受到的逼迫都是從這些猶太人來的,從使徒行傳中我們讀到不論使徒們到那裡開始傳福音傳耶穌是基督,那些不信的猶太人就開始逼迫教會。從使徒行傳中我們看到猶太教的人主要並不是用暴力來逼迫教會,因為他們沒有政治上的力量所他們都是用謊言來煽動、挑唆那些有權力或是有名望的人來攻擊逼迫教會。使徒行傳第十三章五十節就看到猶太教的人用如此的方式來攻擊教會。除此之外我們看到這些不信的猶太人他們聳動外邦人讓他們惱恨基督徒,藉著羅馬和外邦人的勢力來逼迫信徒。 此外我們看到這些猶太教徒他們因為宗教的虔誠就非常熱心要消滅信奉這道的人,因為他們認為這道是異端,掃羅就是如此,他以為他在逼迫教會就是在服事神。他們心中對信徒滿了忿恨,保羅被逼迫離開一個城到下一個地方,這些猶太人他們追著保羅跟到下座城繼續騷擾使徒,引起動亂來逼迫信徒。當時交通不發達從一個城到另一個地方通常需要走路,使徒行傳第十四章我們讀到猶太人從安提阿和以哥念追保羅追到路司得,從以哥念到路司得有二十英哩是要一天的路程才會到的距離。而從彼西底的安提阿到以哥念有九十英哩,要走四到五天。接著在使徒行傳第十七章我們同樣看到不信的猶太教徒他們不懼勞碌追著保羅他們從帖撒羅尼迦追到庇哩亞,這距離大約五十英哩,走路需要走兩三天。這讓我們看到這些不信從福音的猶太人他們把使徒從他們的城趕出去還不夠,他們憎恨使徒和門徒到一個地步他們可以翻山越嶺、長途拔涉、不辭勞苦就是要摧毀使徒傳福音的工作,就是要逼迫摧毀教會。這樣對神百姓深刻的仇恨是從那裡來的呢﹖當然是從仇敵來的,所以耶穌說他們自稱是猶太人其實不是,他們乃是撒但一會的人。 士每拿教會被逼迫也跟猶太人有關,猶太教徒他們恨惡這些信耶穌的人,找機會陷害他們將他們教在羅馬政府手中,並且煽動外邦人來攻擊逼迫教會。坡旅甲是因猶太人的要求在安息日被處死的。很諷刺的是當時基督教會漸漸要放棄遠離舊約猶太的根,譬如說當時基督教會開始不在逾越節的時期慶祝耶穌復活,因為他們想要遠離猶太教的節日,其實那不是猶太教的節日乃是主耶和華所定的節日。而坡旅甲是當是少數的教會長老堅持要照着聖經的教導在逾越節的時候慶祝記念耶穌的受死和復活。而猶太教徒卻逼迫坡旅甲,在他的殉道上有一手。所以我們可以了解因為猶太教徒他們如此仇恨基督徒,用煽動誹謗的手段來攻擊教會,因此初代教會開始遠離那些舊約的許多禮儀和節日。 近代有一些歷史學者還有聖經學者他們追朔反猶太主義,從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對猶太人的逼迫追朔到馬丁路得對猶太人的反感,更追朔至初代教會對猶太教的看法。的確教會不應當對猶太人有任何的仇恨,但是我們若是看到初代教會如何遭受猶太教徒的逼迫,可以理解為什麼初代教會漸漸遠離了舊約的根,因為他們想要跟猶太教徒劃清界限。同時他們對那逼迫他們之猶太教徒的反感,延伸到所有猶太人身上,因為猶太人基本上都是在猶太教之下的。久而久之猶太教和基督徒之間的嫌隙就越演越烈,並且被仇敵利用來增加彼此之間的仇恨。到了基督教掌權之後,仇敵就利用基督教徒對猶太人的反感來逼迫猶太人,造成了許多的悲劇。但是我們清楚看到這些被仇敵利用的猶太教徒或是所謂的基督教徒,他們都不是真的神的百姓,他們乃是撒但一會的。所以他們才會成為撒但的工具用來逼迫真正屬神的百姓,屬神的教會。但是在世人來看他們不理解看不見被後屬靈的勢力,所以如今就把所有逼迫猶太人的行為怪在基督徒和教會身上,這便成為了他們攻擊誹謗教會的另一個主要論點。 這裡我們看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那就是逼迫真實神的百姓最激烈的人通常是所謂的宗教人士,是宗教界的人。這些人他們自詡為相信神的人,他們自認為他們才是真正敬拜事奉神的人。他們尊崇自己所設立的宗教信仰,他們拒絕了神的信仰,他們拒絕了神的道路,想要自己開出一條路來自己稱義,要用自己的方式來到神的面前,該隱就是這些宗教人士的始祖。而他們對有真實信仰得著神喜悅的人最為厭惡,因為這些神真實的百姓證明了他們的惡,顯出他們的不義,因此他們惱恨神的子民,一定要除之而後快。這也就是所有虛假宗教信仰的特徵,是那大淫婦的特徵,她喝醉了聖徒的血就 是這個意思。從歷史上來看對神真實百姓的逼迫都是由這些建制宗教而來的,是那些有權有勢的宗教勢力,不論是猶太教、羅馬希臘的異教、日耳曼民族的異教、凱爾特人的異教、之後是羅馬天主教、回教、印度教、佛教,甚至基督教新教的國教教會等等,這些所謂當權的宗教勢力都是逼迫真正基督徒的最大黑手。 耶穌說這些人自稱為猶太人卻不是猶太人。他們自詡為神的百姓,但其實他們不是。聖經上說到肉身事實猶太人的並不是真猶太人,真正的猶太人是真實屬神的百姓,是心裡作猶太人的才是真猶太人,所以他們是騙子是撒謊的。耶穌對那些猶太宗教領袖也是如此說他們的父不是亞伯拉罕,他們的父是撒但。他們若是亞伯拉罕的子孫就會相信耶穌,但是他們拒絕耶穌,沒有子的人也沒有父,所以他們不是真正屬神的子民。這道理同樣需要應用在現今的教會中,不是所有自稱為基督徒的人都是真基督徒。而這些在教會中不是真基督徒的人將會是逼迫教會最賣力。中共奪取大陸政權之後開始逼迫教會,其中的一個手段是利用教會裡面的人來出賣其他的基督徒,這些跟共產黨合作的人多數不是真正的基督徒,他們之後多半成為了三自教會的領導,成為了共產黨的逼迫真正教會和基督徒的最佳工具。 因此讓我們警醒察驗自己,不要成為這些逼迫神百姓的人,不要走上該隱的路。同時在這末世對教會的逼迫越演越烈的時刻,我們更需要有智慧,跟隨聖靈的引導。在共產黨統治東歐國家的時候,共產黨會派人去滲透教會好找出那些地下教會連絡的人和管道。有一個見證是如此,在東歐一個教會有一次有兩個外表看起來非常甜美善良的基督徒來到他們教會想要幫助他們的服事,但聖靈告訴了一個姊妹這兩個人是間諜,他們就因此沒有受騙把其他基督徒的訊息泄漏出去。所以在這時刻我們真的需要來依靠聖靈來面對所要臨到的逼迫和試煉。 願主祝福大家

Posted in Commentary, Revelation | Leave a comment

「我知道你的患難,你的貧窮(你卻是富足的)」(039)

「我知道你的患難,你的貧窮(你卻是富足的)」啟示錄二:九 第二章九節開始耶穌跟士每拿教會講到他們的光景,然後告訴他們所將要面臨的事, 然後鼓勵他們勸勉他們要忠心到底。首先耶穌說我知道你的患難,我們不論在什麼 光景之中耶穌都曉得。主耶穌是群羊的大牧人,好牧人清楚曉得他羊群的情況,他 知道他的教會在什麼樣的光景之下。某些聖經的翻譯第九節加了一部份說「我知道 你的行為」,這句話在七封信中都可以看到,這再次告訴我們耶穌很清楚我們在作 什麼,他知道我們的所作所為,不論好壞不論在明在暗,他都看得很清楚。這對我 們可以是警惕也可以是鼓勵。我們在這個世上活著的目的就是要照着主的旨意來服 事他,為主活為主作工。但是我們因著軟弱因著肉體罪等等的因素會疲倦、會灰心。 因此當耶穌提醒我們說他知道我們作的工,他知道我們的行為,這可以讓我們重新 得著力量,再次提醒我們這些辛苦勞碌都是值得的。另一方面當耶穌說他知道我們 所作所為也可是給我們的警告,就好像那惡僕人的比喻,因為他的主人延遲了沒有 立刻回來,所以那僕人吃喝玩樂,還喝醉酒跟其他僕人打架鬧事。等主人回來後他 的下場就很慘,受到了應得的懲罰。聖經上多處說道主要照着個人的行為來審判或 是獎賞各人。當主回來時我們要在主面前交帳,他清楚知道我們的行為,因此讓我 們現在還有機會就趕緊悔改,照着他的吩咐去作所交託給我們的工作。 耶穌接著說我知道你們經歷的患難,這患難指著他們所受的壓迫、逼迫、災難、痛 苦、重擔、憂患等等。士每拿教會所面臨的挑戰就是患難。在這個世上的生活中我 們每個人都會遭遇患難,不論是好人壞人信主的不信主的人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災 難。但是基督徒在世是一定會遇到逼迫和患難,因為我們在這個世界卻是不屬於這 個世界的,因此世界逼迫我們。這個世界目前是在仇敵的控制之下,所以凡是屬於 神的人都會遭受逼迫和抵擋,保羅也在聖經上告訴我們凡是想要敬虔度日的人都會 遭受逼迫。所以我們身為基督徒在這個世上必須要經歷各式各樣的患難。 我們在遭遇患難時會有許多不同的反應,其中常有的反應是生氣、抱怨、沮喪灰心 等等。我們會怪神為什麼讓我們遭受到患難,我們會埋怨神為什麼沒有保護我們, 會有疑惑、會有怨言,也會因此而灰心沮喪。這是神要我們學習勝過克服的另一個 功課,要能夠勝過患難和困苦所帶來的影響。經歷患難時最難能可貴的就是能夠不 被絆倒,不因此而生神的氣,還是繼續相信神,相信神在掌權,相信神完美的帶領, 相信神在作美好的工。 耶穌對士每拿教會說我知道你們所受的患難,也知道你們處在物質貧困的狀態之下, 但是其實你們是富足的。從人來看這個教會被逼迫,被打壓,因為他們的信仰被迫 活在貧困之中。他們因為是基督徒因為他們不肯妥協,所以他們被逼迫財產被奪走, 被流放,沒有家沒有地,沒有靠以為生的,因此活在窮困當中。這都是這兩千年下 來真正跟隨主的基督徒所面臨的景況。在這樣看似艱難的環境下,耶穌卻告訴他們 說他們其實是富足的,因為他們有財寶存在天上。不止如此他們乃是與基督同為後 嗣,將要承受那即將要臨到的天國。他們的富足也不只是在未來,而是現在他們就 在基督裡擁有一切屬靈的恩賜和祝福,因為一切的恩賜和祝福都是在基督裡,豐豐 富富的為我們預備好了。從世人的角度來看士每拿這被逼迫的教會什麼都沒有,但 是從神來看他們擁有最重要的產業和豐富,是在基督裡屬靈的豐富還有那將存到永 遠神國度的產業。那是滿有榮耀存到永遠不會朽壞也不會消逝的產業,因為最終我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Commentary, Revelation | Leave a comment

「說:那首先的、末後的、死過又活的說」(038)

「說:那首先的、末後的、死過又活的說」啟二:八 我們之前分享過這七封信有一定的格式,信的開頭是收信教會的名字,之後是耶穌 選擇對這個教會宣告自己的名稱。耶穌所用來表明自己的名稱在第一章約翰最初遇 見耶穌的異象中全都講出來了。之後的七封信中的每一個耶穌的稱謂都是從第一章 的十七、十八節中出來的。 這裡很特別的是信一開始將到收信教會的名字,然後講到耶穌的名字。我們知道在 聖經中名字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名字表示這個人的性情天性,名字告訴我們這個人 是誰。聖經時代給新生的孩子取名字是非常重要有意義的事,通常他們會等到第八 天給孩子行割禮的時候給他取名字,父母會觀察孩子性情然後照着他的性情來取名。 我們從聖經上多處看到一個人名字的意義。 耶穌寫信給這七個教會首先是題到教會的名字,這是要把這個教會的本質顯明出來, 是真實地來面對這個教會的光景。譬如士每拿教會這教會的名字意思就是沒藥、死 亡,這正是士每拿教會所面臨的光景,這是這個教會的特質,他們面臨逼迫死亡。 但是我們看到耶穌並沒有停留在這個教會的名字,接著耶穌宣告祂自己的名字來表 明祂的本性。在第一章我們看到耶穌有許多名稱,但是在這七封信中祂沒有用全部 的名稱。在對七個教會的每封信中,他都選擇了對那個教會最貼切最合適的名稱來 稱呼自己。 對士每拿教會祂說「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我是那死過了現在活著的。」這句 「首先的末後的」在聖經中總共出現七次,在舊約三次都是耶和華神用來宣告自己 的本性。唯有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才是首先的,祂是一切的起首、是一切的開始。 祂也是末後的因為萬有都要歸於祂,時間和萬物都有結束唯有神永遠長存。耶穌對 士每拿教會如此宣告是要強調他就是神,他跟父神同樣是首先也是末後的,除了他 之外再也沒有別神。這是對士每拿教會的鼓勵,要堅固他們的信心,讓他們有確據 知道他們所信的耶穌是誰。因為耶穌是首先的是末後的,因為唯有他是真神所以其 他的神都是假神,沒有其他的神可以施行拯救。 接著耶穌更進一步宣告他是那死過但如今活着的那位。耶穌雖然是神,他跟父神從 起初就同在,他在創造的一開始就在那裡。但是奧秘的是他如今取了肉身成為了人, 並且為了救贖我們為了贖罪而死在十字架上。這是何等的奧秘﹗是我們小小的頭腦 所不能明白的。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竟然為祂所創造的世界死,付上贖價。更重要 的是耶穌並沒有死了就結束了,他死了埋葬了但是三天之後從死裡復活,證明了他 是彌賽亞、是基督、是我們的救贖主。他死了但是如今他是活著的並且他永遠活著, 如此我們這些信他的人也可以如此永遠不死。耶穌是首先從死裡復活的,他成為了 我們新造新生的第一位元首始祖,成為了我們新的亞當、末後的亞當。所以因著耶 穌我們可以有復活的盼望,也就因為如此不需要懼怕死亡。我們更因為知道耶穌從 死裡首先復活,他就成為了世上君王的元首,因此耶穌是主,而且是世界上所有職 政掌權者的主。所以不論是什麼國王或是羅馬的該撒皇帝都不是「主」,唯有這首 先、末後的、死了如今活著的耶穌基督是主。 耶穌用這樣的稱謂對士每拿教會稱呼自己,是特別針對士每拿教會所面對的情況。 我們接下來會讀到士每拿教會在患難逼迫之中,因此耶穌提醒他們不要忘了耶穌是 誰,眼目要專注在耶穌身上,要來思考默想來體會耶穌自己是那位首先的,也是末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Commentary, Revelation | Leave a comment

「你要寫信給士每拿教會的使者」(037)

「你要寫信給士每拿教會的使者」啟二︰八 士每拿教會是第二個收到信的教會,「士每拿」這個名字的字根就是沒藥,沒藥在 聖經中有非常重要的用途,在聖所和聖殿中是用來調聖膏油。沒藥也可以用來潔淨 身體,還有用來防止屍首腐爛的作用。因此沒藥在聖經中代表受苦、煉淨、死亡。 從東方來的博士他們送給耶穌的禮物中就有沒藥,預表了耶穌的死。因此從士每拿 教會的名字中我們就可以更深地了解這個教會的特性,跟受苦還有死有很大的關聯。 士每拿跟以弗所一樣也是亞細亞省的一個港口城市,士每拿在以弗所以北大約五十 英哩。在第一世紀羅馬時代士每拿也是當地非常重要的一個城市,在當時跟以弗所 還有別迦摩在經濟上互別苗頭。多年後以弗所的港口因為泥沙淤積終於不能再使用, 成為了內陸城,以弗所也因此而荒廢,如今成為了遊客觀光的歷史古蹟。但是士每 拿經過了兩千年如今還是存在,在土耳其西岸依然是重要繁華的海港城市,是土耳 其第三大城,有四百多萬人口。這兩個城市二千年後的對比令人深思,以弗所教會 的燈臺早已被挪去整個城市也荒廢到如今,但是在士每拿(今名為伊玆密爾)今天 依然有神的百姓。 士每拿是羅馬在亞細亞一個重要的據點,這城市也是羅馬皇帝崇拜的一個中心,除 了宙斯的神廟之外,西元二十三年給提比略皇帝蓋了一座廟。所有的人都需要表明 對羅馬皇帝的效忠,每年每個人都需要一次公開向羅馬皇帝燒香獻祭,動作其實很 簡單就是要拿一小措香丟在香爐並且宣告說「該撒是主」就可以了。猶太人和進猶 太教的人有特別的豁免權,他們不需要如此向皇帝燒香,他們只需要在他們自己獻 祭敬拜時為皇帝禱告為他的健康求福就好了。因此猶太教的人沒有在敬拜皇帝這事 上遭受逼迫。基督徒剛開始的時候被羅馬視為猶太教的一個分支,所以也不需要面 對拜羅馬皇帝的問題,但是後來猶太人開始逼迫基督徒,把他們從會堂趕出去,從 那時起基督徒就被視為不再是猶太教之下的一支成為了非法的宗教信仰,基督徒就 必須要向羅馬皇帝焚香了。基督徒知道只有耶穌是主,該撒不是主,因此他們拒絕 拜偶像,拒絕向該撒焚香獻祭,也因此基督徒開始遭受羅馬帝國的逼迫。 士每拿因為是拜羅馬皇帝的中心,因此在這議題上對當地教會的逼迫特甚。士每拿 教會最著名的殉道者就是坡旅甲。他是第一第二世紀士每拿教會的長老監督(這職 份後來稱為主教)。坡旅甲是教會在使徒之後的第一批領袖之一,他年輕的時候是 使徒約翰的門徒,跟安提阿的依格那丟還有羅馬的克雷蒙特是初代教會三大領袖之 一。當他年事以高的時候遇到了一波對基督徒的逼迫,他被羅馬政府逮捕,巡撫試 著說服他向羅馬皇帝焚香就可以不用死。但是坡旅甲回答說:「我服事主八十六年, 祂從沒有對不起我,我怎麼可以褻瀆我的王和我的救主呢﹖」他又說:「你用那燒 了一陣就會滅的火來威脅我,但是你不曉得那為惡人預備燒到永遠審判的火。」坡 旅甲最後說:「天父我稱頌你,因為你認為我配得這個時刻,讓我跟眾殉道者一起 來分享主耶穌的杯。」他們試著燒死坡旅甲卻沒有成功所以就用槍把他刺死了。坡 旅甲不只是初代教會使徒時代跟後使徒時重要的聯結,更在他的生命中有美好的見 證,最後以自身為榜樣為主殉道,鼓勵受逼迫的教會。 從士每拿教會的背景我們可以更多瞭解主耶穌對他們所寫的信。在七封信中耶穌對 教會有褒揚也有譴責,但是有兩個教會耶穌沒有褒獎,也有兩個教會耶穌沒有責備。 士每拿教會就是耶穌沒有責備兩個教會的其中一個。因此我們應當來注意士每拿教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Commentary, Revelation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