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裡也有人照樣服從了尼哥拉一黨人的教訓。所以,你當悔改;若不悔改,我就快臨到你那裡,用我口中的劍攻擊他們。」啟示錄第二章十五、十六節 耶穌在寫給別迦摩教會的信當中先對他們有所稱讚,讚揚他們雖然在撒但的大本營受到逼迫但是沒有離棄耶穌的名。但是耶穌對他們有幾樣指責,第一是他們服從了巴蘭的教訓拜偶像行姦淫,第二是他們服從了尼哥拉一黨人的教訓。 我們在給以弗所教會的信當中看到耶穌稱讚以弗所教會因為他們恨惡尼哥拉一黨人的行為。但是我們到了別迦摩教會就發現他們接納了尼哥拉一黨的人沒有譴責他們的行為,沒有把他們排除在教會之外,而且還接受了他們的教訓,讓尼哥拉黨的教導成為了教會所教導的一部份。他們讓耶穌所恨惡的教訓進入了教會,攙雜在真理中。 尼哥拉黨人的教訓是什麼呢﹖我們之前提到「尼哥拉黨」這個字是兩個字組合成的,前半部意思是「勝利」後半部是「平民百姓」,因此可以解釋為「勝過百姓」。所以這裡說的是所謂的「教士階級」,他們將自己高抬在神的百姓之上,用權轄制神的百姓。這些人將自己擺在神百姓牧者的位子上,卻不盡牧者的責任,反而濫用職權,轄制神的百姓並且利用他們來圖利自己。不但如此他們將自己擺在神與人之間,斷絕了神百姓直接進到神面前的道路,他們壟斷真理,讓神的子民必須要經過他們才可以進到神的面前,才可以領受教導等等。這些都是神所恨惡的。 我們看教會歷史,在初代教會每個地方的教會都是獨立自主的教會,每個城市的教會都有自己的長老和監督為教會的領袖。監督後來就被稱為「主教」但是初期教會所謂的「主教」不是我們後來所了解天主教會所謂的主教。當時教會的主教只是教會眾多長老監督的其中一人。但是教會的制度開始改變,原本多位長老監督一同治理教會漸漸地成為了一個人為大,這人也就成為了「主教」。教會服事的人原本也都是弟兄姊妹,跟其他的弟兄姊妹沒有等級上的差別。但是這些服事的人漸漸地發展出了所謂的「神職人員階級」將「神職人員」跟「平信徒」分別了出來成為了兩個級別,這是完全不符合聖經的教導。服事神的人的確應受我們的敬重還有供應他們所需的一切,但是這並不表示他們高過所謂的「平信徒」。我們看到歷史繼續發展,神職人員跟平信徒差距越來越大,他們越來越成為了神跟人之間的中間者,平信徒必須要透過他們才能進到神的面前。譬如天主教會領主的聖餐只有神父才可以領受餅和杯,平信徒只能從神父那裡領受餅。這也是全然違背聖經的教導。如此將神職人員高抬在平信徒之上的規矩還有許多,不只是天主教會,許多新教基督教會也都有如此的傳統和教導。 耶穌在指出了別迦摩教會的錯誤之後告訴他們應當如何行,他們應當悔改,若不悔改耶穌就會很快臨到他們那裡,用祂口中的劍攻擊他們。現今在教會當中很少聽到悔改的呼召,但是在耶穌寫給教會的信中不斷地呼召我們要悔改,在七個教會中祂對五個教會說要悔改。可見悔改不是一次性的動作,而是我們每天都需要來面對。因為我們都是不完美的,在跟隨著主的路上都會有跌倒有錯誤,所以我們總是需要謙卑自己悔改回轉向主。耶穌在此還說若是他們不悔改耶穌要來用真理的劍攻擊那些不悔改的人。耶穌為什麼要如此呢﹖因為祂愛屬祂的教會,祂決不容讓謬誤跟真理混雜在一起,祂也決不容忍那些傷害祂羊的牧人。所以這裡說祂很快就會臨到來用真理的劍將錯誤分開,並且要用真理跟這些教導謬誤的人爭戰。我想應當沒有任何人可以跟耶穌對抗還有好下場的。因此不論是在教會或是在我們個人生命中都應當警醒,要跟世界分別,不要讓錯誤的教導進來。 願主祝福大家
「你那裡也有人照樣服從了尼哥拉一黨人的教訓。所以,你當悔改」 (048)
「你那裡也有人照樣服從了尼哥拉一黨人的教訓。所以,你當悔改;若不悔改,我就快臨到你那裡,用我口中的劍攻擊他們。」啟示錄第二章十五、十六節 耶穌在寫給別迦摩教會的信當中先對他們有所稱讚,讚揚他們雖然在撒但的大本營受到逼迫但是沒有離棄耶穌的名。但是耶穌對他們有幾樣指責,第一是他們服從了巴蘭的教訓拜偶像行姦淫,第二是他們服從了尼哥拉一黨人的教訓。 我們在給以弗所教會的信當中看到耶穌稱讚以弗所教會因為他們恨惡尼哥拉一黨人的行為。但是我們到了別迦摩教會就發現他們接納了尼哥拉一黨的人沒有譴責他們的行為,沒有把他們排除在教會之外,而且還接受了他們的教訓,讓尼哥拉黨的教導成為了教會所教導的一部份。他們讓耶穌所恨惡的教訓進入了教會,攙雜在真理中。 尼哥拉黨人的教訓是什麼呢﹖我們之前提到「尼哥拉黨」這個字是兩個字組合成的,前半部意思是「勝利」後半部是「平民百姓」,因此可以解釋為「勝過百姓」。所以這裡說的是所謂的「教士階級」,他們將自己高抬在神的百姓之上,用權轄制神的百姓。這些人將自己擺在神百姓牧者的位子上,卻不盡牧者的責任,反而濫用職權,轄制神的百姓並且利用他們來圖利自己。不但如此他們將自己擺在神與人之間,斷絕了神百姓直接進到神面前的道路,他們壟斷真理,讓神的子民必須要經過他們才可以進到神的面前,才可以領受教導等等。這些都是神所恨惡的。 我們看教會歷史,在初代教會每個地方的教會都是獨立自主的教會,每個城市的教會都有自己的長老和監督為教會的領袖。監督後來就被稱為「主教」但是初期教會所謂的「主教」不是我們後來所了解天主教會所謂的主教。當時教會的主教只是教會眾多長老監督的其中一人。但是教會的制度開始改變,原本多位長老監督一同治理教會漸漸地成為了一個人為大,這人也就成為了「主教」。教會服事的人原本也都是弟兄姊妹,跟其他的弟兄姊妹沒有等級上的差別。但是這些服事的人漸漸地發展出了所謂的「神職人員階級」將「神職人員」跟「平信徒」分別了出來成為了兩個級別,這是完全不符合聖經的教導。服事神的人的確應受我們的敬重還有供應他們所需的一切,但是這並不表示他們高過所謂的「平信徒」。我們看到歷史繼續發展,神職人員跟平信徒差距越來越大,他們越來越成為了神跟人之間的中間者,平信徒必須要透過他們才能進到神的面前。譬如天主教會領主的聖餐只有神父才可以領受餅和杯,平信徒只能從神父那裡領受餅。這也是全然違背聖經的教導。如此將神職人員高抬在平信徒之上的規矩還有許多,不只是天主教會,許多新教基督教會也都有如此的傳統和教導。 耶穌在指出了別迦摩教會的錯誤之後告訴他們應當如何行,他們應當悔改,若不悔改耶穌就會很快臨到他們那裡,用祂口中的劍攻擊他們。現今在教會當中很少聽到悔改的呼召,但是在耶穌寫給教會的信中不斷地呼召我們要悔改,在七個教會中祂對五個教會說要悔改。可見悔改不是一次性的動作,而是我們每天都需要來面對。因為我們都是不完美的,在跟隨著主的路上都會有跌倒有錯誤,所以我們總是需要謙卑自己悔改回轉向主。耶穌在此還說若是他們不悔改耶穌要來用真理的劍攻擊那些不悔改的人。耶穌為什麼要如此呢﹖因為祂愛屬祂的教會,祂決不容讓謬誤跟真理混雜在一起,祂也決不容忍那些傷害祂羊的牧人。所以這裡說祂很快就會臨到來用真理的劍將錯誤分開,並且要用真理跟這些教導謬誤的人爭戰。我想應當沒有任何人可以跟耶穌對抗還有好下場的。因此不論是在教會或是在我們個人生命中都應當警醒,要跟世界分別,不要讓錯誤的教導進來。 願主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