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必用鐵杖轄管(轄管:原文作牧)他們,將他們如同窯戶的瓦器打得粉碎,像我從我父領受的權柄一樣。」啟示錄第二章二十七節 耶穌對推雅推喇教會的得勝者有非常榮耀的應許,他們若是勝過屬靈的淫亂和撒但的教訓,並且持守主的工作直到他回來,就可以與基督一同作王,得著權柄可以統管列國,成為基督的代表欽差,來替基督統治列國。在此非常有趣的是天主教的教皇自稱為基督在地上的代理,但是耶穌在此說是得勝者才可以獲得如此的名稱和職份,這個位子不是任何人可以自封的。另外一點是耶穌強調自己是「神之子」這是針對天主教會稱呼馬利亞為「天后」或是「天之母」。並且天主教會強調耶穌是馬利亞之子,強調馬利亞是「神母」,所以耶穌特別強自己是神的兒子,並且除了父、子、聖靈之外沒有其他的神或是人是與神同等的。 第二十七節繼續講得勝者的獎賞,耶穌說他們要用鐵杖來牧養列國,他們要用鐵杖打碎他們如同打碎瓦器,這權柄是耶穌從父神所得著的,耶穌將來也要把這權柄分賜給得勝者。這節經文乃是引用詩篇第二篇,講到基督受神的受膏者得著榮耀國度和權柄。詩篇第二篇說到列國反叛悖逆神,他們想要推翻神的統治要掙脫神所設定的律例。神就嘲笑他們,父神立耶穌基督為受膏君,將列國賜給他,他要用鐵杖打碎他們,要消滅那些驕傲悖逆的人。當列國受審判被懲罰降為卑之後,他們才會悔改尊基督為主。所以耶穌要將這樣的權柄賜給得勝者,好讓我們可以跟他一起坐在他的寶座上一同作王,耶穌也就成為了道道地地的萬王之王。 第二十八節耶穌又說得勝者將會得著晨星。晨星是早上太陽尚未升起時最明亮的星,我們所通常看到的晨星是金星,是在日出前天最黑的時候出現的。耶穌在啟示錄說到他自己就是明亮的晨星,因為他第一次的出現是在夜最深最黑暗的時刻。耶穌是臨到我們預告的黑暗將要結束,黎明快要臨到。在彼得後書第一章十九說到晨星在我們心裡出現,當我們接受耶穌,耶穌的光就光照在我們心裡,整個世界仍然處在黑暗之中,但是我們心中已經有晨星。所以這裡說的是在黑暗之中我們會得著亮光,這亮光是耶穌賜給我們是屬於我們自己的。這亮光不是屬於別人的光也不是從別人而來的。我們就可以在這最黑暗的時刻反映出神榮耀的光芒,並且宣告著黎明就快要來臨。 第二十九節是這封信的結尾,聖靈再次宣告凡有耳的就應當聽聖靈對眾教會所說的話。非常有意思的是前三封信,這個結尾的宣告是在耶穌給得勝者應許之前,但是從推雅推喇教會開始,給得勝者的應許是在這個結尾呼召之前,聖靈都眾教會的呼召是信的末句。這小小的格式上的不同表明了前三個教會和後四個教會有不同的地方。聖經上任何的細節都是我們應當去注意去思考的,因為我們會發現這些小細節正是聖靈用來把我們指向更深入真理的標示。那麼為什麼前三個教會的應許是在聖靈呼召結尾語之後呢﹖我們看到前三個教會的信中沒有明文提到主耶穌第二次的再來,從推雅推喇教會起,後四個教會的信中都有提到主的再來。之前我們看到這七個教會預表著從五旬節起的教會時代,每個教會預表著一個教會時期。以弗所教會預表著使徒時代還有之後的初代教會,士每拿教會預表著被猶太人和羅馬帝國迫害的逼迫時期。別迦摩教會預表跟羅馬異教社會混合的政教合一時期,而推雅推喇則是預表著中世紀和後來衍生而出的教會,如天主教、東正教和其他類似的傳統教會。如此我們看到前三個教會時期已經走入歷史,因此在其信中沒有題到主的再來。從推雅推喇教會開始每個教會將會持續進展存留到主的再來,所以這些信的格式不同。當然我們也明白這七封信可以應用在現在的每個教會,也可以應用在我們每個個人身上。但是從預言教會時代的角度我們就可以看出這七個教會分成兩類,前三個教會和後四個教會有所不同。歷史也證實了這後四個教會時期和從那時期開始的教會基本上都持續到如今。如此我們可以從當中更深認識神對我們這個時期有什麼的教導和勸勉。 願主祝福大家
他必用鐵杖轄管(轄管:原文作牧)他們,將他們如同窯戶的瓦器打得粉碎(057)
「他必用鐵杖轄管(轄管:原文作牧)他們,將他們如同窯戶的瓦器打得粉碎,像我從我父領受的權柄一樣。」啟示錄第二章二十七節 耶穌對推雅推喇教會的得勝者有非常榮耀的應許,他們若是勝過屬靈的淫亂和撒但的教訓,並且持守主的工作直到他回來,就可以與基督一同作王,得著權柄可以統管列國,成為基督的代表欽差,來替基督統治列國。在此非常有趣的是天主教的教皇自稱為基督在地上的代理,但是耶穌在此說是得勝者才可以獲得如此的名稱和職份,這個位子不是任何人可以自封的。另外一點是耶穌強調自己是「神之子」這是針對天主教會稱呼馬利亞為「天后」或是「天之母」。並且天主教會強調耶穌是馬利亞之子,強調馬利亞是「神母」,所以耶穌特別強自己是神的兒子,並且除了父、子、聖靈之外沒有其他的神或是人是與神同等的。 第二十七節繼續講得勝者的獎賞,耶穌說他們要用鐵杖來牧養列國,他們要用鐵杖打碎他們如同打碎瓦器,這權柄是耶穌從父神所得著的,耶穌將來也要把這權柄分賜給得勝者。這節經文乃是引用詩篇第二篇,講到基督受神的受膏者得著榮耀國度和權柄。詩篇第二篇說到列國反叛悖逆神,他們想要推翻神的統治要掙脫神所設定的律例。神就嘲笑他們,父神立耶穌基督為受膏君,將列國賜給他,他要用鐵杖打碎他們,要消滅那些驕傲悖逆的人。當列國受審判被懲罰降為卑之後,他們才會悔改尊基督為主。所以耶穌要將這樣的權柄賜給得勝者,好讓我們可以跟他一起坐在他的寶座上一同作王,耶穌也就成為了道道地地的萬王之王。 第二十八節耶穌又說得勝者將會得著晨星。晨星是早上太陽尚未升起時最明亮的星,我們所通常看到的晨星是金星,是在日出前天最黑的時候出現的。耶穌在啟示錄說到他自己就是明亮的晨星,因為他第一次的出現是在夜最深最黑暗的時刻。耶穌是臨到我們預告的黑暗將要結束,黎明快要臨到。在彼得後書第一章十九說到晨星在我們心裡出現,當我們接受耶穌,耶穌的光就光照在我們心裡,整個世界仍然處在黑暗之中,但是我們心中已經有晨星。所以這裡說的是在黑暗之中我們會得著亮光,這亮光是耶穌賜給我們是屬於我們自己的。這亮光不是屬於別人的光也不是從別人而來的。我們就可以在這最黑暗的時刻反映出神榮耀的光芒,並且宣告著黎明就快要來臨。 第二十九節是這封信的結尾,聖靈再次宣告凡有耳的就應當聽聖靈對眾教會所說的話。非常有意思的是前三封信,這個結尾的宣告是在耶穌給得勝者應許之前,但是從推雅推喇教會開始,給得勝者的應許是在這個結尾呼召之前,聖靈都眾教會的呼召是信的末句。這小小的格式上的不同表明了前三個教會和後四個教會有不同的地方。聖經上任何的細節都是我們應當去注意去思考的,因為我們會發現這些小細節正是聖靈用來把我們指向更深入真理的標示。那麼為什麼前三個教會的應許是在聖靈呼召結尾語之後呢﹖我們看到前三個教會的信中沒有明文提到主耶穌第二次的再來,從推雅推喇教會起,後四個教會的信中都有提到主的再來。之前我們看到這七個教會預表著從五旬節起的教會時代,每個教會預表著一個教會時期。以弗所教會預表著使徒時代還有之後的初代教會,士每拿教會預表著被猶太人和羅馬帝國迫害的逼迫時期。別迦摩教會預表跟羅馬異教社會混合的政教合一時期,而推雅推喇則是預表著中世紀和後來衍生而出的教會,如天主教、東正教和其他類似的傳統教會。如此我們看到前三個教會時期已經走入歷史,因此在其信中沒有題到主的再來。從推雅推喇教會開始每個教會將會持續進展存留到主的再來,所以這些信的格式不同。當然我們也明白這七封信可以應用在現在的每個教會,也可以應用在我們每個個人身上。但是從預言教會時代的角度我們就可以看出這七個教會分成兩類,前三個教會和後四個教會有所不同。歷史也證實了這後四個教會時期和從那時期開始的教會基本上都持續到如今。如此我們可以從當中更深認識神對我們這個時期有什麼的教導和勸勉。 願主祝福大家